李莉指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品提質升級。希望企業著眼國家戰略,瞄準更大市場、更遠目標,堅持深耕北海,提升產業集聚度,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把企業做大、產業做強。
10月25日,記者走進清華同方玉林生產基地,只見該公司第二條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該生產線今年5月起開始籌劃,6月開始裝修,8月底完成廠房裝修、線體安裝調試等工作并進行試產。 清華同方玉林生產基地由同方計算機有限公司和廣西同德未來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建。
2021年11月3日,在廣西日報“以優異成績迎接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欄目中,連續三個版面都有關于北海的報道,多角度、多形式報道北海,展現北海近五年的新變化、新成效,其中頭版為一篇北海發展向海經濟綜述報道《北海市:做好向海經濟大文章》,文中以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介紹了北海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廣西北海市4家企業榜上有名。這標志著北海市實現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零的突破。
近年來,市工信局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建立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強化梯度培育力度,加強政策支持,2021年起從工業和信息化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對獲得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企業及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給予專門獎勵。
我市共有3個項目獲202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1名外國專家獲2020年度廣西“金繡球友誼獎”。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超高梯度氧化鋅壓敏電阻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科學技術進步類三等獎
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新未來元器件外觀質量檢測系統V1.0,榮獲2019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新未來公司采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學習方法——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圖像處理技術研發了上述系統,具有精度高、適用范圍廣和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推動產品漏檢率則從0.2%下降至0.01%左右,成為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系統已應用于新未來公司2條壓敏電阻生產線的外觀檢測設備改造,每條生產線產能從8千萬只/年提高至1.5億只/年,縮小了國內現有電子元器件外觀檢測工藝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據悉,我市2家獲獎企業分別是: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北海精一電力器材有限責任公司。4名獲獎企業家分別是:廣西北海精一電力器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耿曉梅、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偉、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家麗、北海市寬利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岑衛霞。其中,耿曉梅被評為“廣西十佳企業家”。